正確表達技巧:夏韋模型

從「夏韋模型」可以清楚看到發送者必須將訊息適當「編碼」,才能有正確的溝通。在人際互動方面,這「編碼」的意義,就是選用合適的語言或方式進行表達。

發送者想要傳遞訊息,一定要經過「編碼」的過程。即使是一般最常見的口語表達,也是如此。可能你從來沒想過,說話本身就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編碼過程。例如,當你要向情人表達「愛意」時,你腦中的神經中樞便在記憶區和語言區裡面搜尋與編碼︱在腦海裡對熟悉的中文字進行搜索,選擇適當的用字,排列組合得到結果,因而使你可以對情人說出「我愛你」三個字。

記得小時候剛學說話,有一天,媽媽拿著湯匙餵我吃飯。我吃飽了,不想再吃,我天真地以為在說「吃飽」中間再加個「不」字,就是不要再吃的意思,於是說:「吃不飽」。沒想到媽媽繼續拿著湯匙餵我。我很生氣,搖著頭不斷地說:「吃不飽」。媽媽接著用更強硬的方式將湯匙塞入我的嘴裡。最後我生氣地哭了,媽媽很疑惑地看著我,問:「你不是吃不飽嗎?怎麼不吃了?」那次被強迫餵飯的印象深深印在我幼小的心靈,直到現在還記得。後來才明白,原來是我編碼錯誤,表達出了問題。

另外,有一個台語的笑話也可以做為編碼不佳的例子:

有一位老伯在小吃店點了小菜和米酒,離開時不勝酒力,醉倒路旁,被人送到醫院急診處。當他清醒一些以後,護士小姐拿資料讓他填寫。但老伯只寫了一個「林」字,就停下筆了。

護士小姐問:「你林什麼?」

老伯回答:「我喝米酒。」(台語發音中的「林」和「喝」同音)

護士小姐說:「不是啦!我是問你叫什麼?」

老伯回答:「我叫了海帶和滷蛋……」

護士小姐急了,又說:「不是啦,我是問別人都叫你什麼?」

老伯回答:「別人都叫我第一名!」

護士小姐的表達給人模稜兩可的解釋空間,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笑話。這也可以看作是編碼的不當。若她直接問:「你叫什麼名字?」笑話中的誤解就不會發生了。

人際溝通的「編碼」除了選用合適的語言之外,還有聲音與外在行動等等表達方式。在描述賭博的電影裡面,常有一個經典畫面:男主角從對方顫抖的聲音、不斷摸戒指的手勢、或是其他潛意識的動作,發現了對方真正的牌面是什麼,然後這個發現決定了最後的勝負。原來,除了語言之外,人的聲音或是外在的動作,也可以透露訊息。

在一個描繪愛情的喜劇電影中,男女主角互相約定好,不論在什麼環境,當看著對方的眼睛眨三下,便代表著「我愛你」。所以,整個電影,一直看到男女主角在眉來眼去。即使兩人參加派對,中間隔著數十個人,他們還是可以不發一語、超越空間的限制,互相表達愛意。他們之間有良好的溝通,但這溝通卻完全不靠說話,他們的「編碼」,不是靠口語,而是眨眼睛的動作。

許多溝通學者研究發現,非口語的表達比口語更有影響力,這與人們一般的認知大相逕庭。美國UCLA大學的Albert Mehrabian教授曾經提出有名的「7.38.55」定律。他透過實地調查,研究比較了各種表達方式的影響程度。調查結果顯示說話時遣詞用字的影響力只有7%;聲調佔了38%;而外貌、動作、手勢等視覺則佔了55%。

1 5

從這研究的結果,我們可以明白,若要成為良好的發送者,在傳遞訊息時,除了需要思量如何正確遣詞用字之外,更需要好好學習聲調與肢體動作的表達。

許多人學習如何說話,希望能夠有更好的溝通。不過,從「7.38.55」法則可以知道,與其學習遣詞用字、說好聽的話,還不如學習怎麼使用合宜的肢體動作或是聲調語氣來得更有影響力。

若我們想在溝通上面有明顯的進步,首先第一步就是改進表達,除了留意自己說話內容是否合宜之外,還需要留意非口語的表達方式。本書將帶領讀者認識自己習慣的表達方式,同時引導練習使用合適的聲音、語調、動作等等,期待能夠幫助讀者在表達方面更有突破和進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