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自知之明嗎?

Andy擅長與人溝通,他對不同的人都能合宜的應對進退,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,認識他的人都一致認為他非常適合當業務。但Andy本人可不這麼想,他想要做會計,他想要一輩子都做會計,但實際上,他的會計能力還算普通,搆不上頂尖,即便他努力一輩子,也無法達到出類拔萃的境界。

在我們看來,Andy從事會計工作,簡直是暴殄天物,這麼好的業務人才不在業務上發光發熱,反而讓不適合他的工作限制了他的發展。其實很多人跟Andy一樣不認識自己,以為自己適合做A,但他更適合做B,做B更能發揮他的天賦。

對自己不夠認識的結果,就是白白的浪費自己的一生,實在很可惜。愛因斯坦說過:「拿魚跟猴子比賽爬樹,魚終其一生都會認為自己是個笨蛋。」每個人都有他的天賦優勢,我們要把他找出來,讓優勢發揮最大的效益,不僅我們自己做得較游刃有餘,旁人也因我們得益處。

以前我的志願是讀博士班以後當學者,我很羨慕學者博覽群書,上知天文下知地理,一副萬事通的樣子。我後來發現這個願望實在是不切實際,當我認真觀察自己的個性,盤點自己的優缺點後,發現自己的個性並不適合當學者。學者要坐得住、長時間獨處享受一個人的時光,要能有邏輯的撰寫長文,論述要清晰有條理。我的個性比較偏好和人群在一起,朋友一吆喝就出去玩了,無法長時間一個人專注在閱讀研究上。我發現自己不適合從事學術研究的工作,這樣我會痛苦一輩子,又沒有成就感。在學術研究這條賽道上,有的人像是一直向前奔跑的兔子,而我可能是一直慢爬又到不了終點的烏龜。

我們需要花點時間認識自己,盤點自己的優缺點,才能以比較正確的眼光看自己,遇到需要抉擇的難題時,較能夠做出相對合宜的選擇。若我們對自己的認識是盲目的,很多時候可能會做錯決定、選錯伴侶、入錯行。

最近我在錄短影片,看著影片中的自己,有一種微妙的感覺,既熟悉又陌生,原來鏡頭裡的人是我啊!怎麼臉部沒有表情這麼僵硬呢?怎麼聲音這麼平淡沒有高低起伏呢?怎麼眼睛一直眨個不停無法放鬆呢?怎麼看起來一點都不親和有點嚴肅呢?

原來我在別人的眼中是長這樣啊!原來我不認識別人眼中的自己,我呈現給別人樣子是這樣啊,原來我是個面無表情、講話不吸引人的人啊!原來我習慣用教訓人的口氣跟人說話啊!原來我這麼講話這麼無趣阿!我對自己的認識是盲目的,這個盲目使得我對自己的認識,跟別人對我的認識,中間有很大的落差。

我期待自己是個表情豐富、說話活潑生動的人,但實際上我呈現出來的形象跟我心中想的有很大的距離,我心中的期待也跟他人看到的有很大的不同。那麼要如何縮短這樣的認知差距?

我們需要不斷的自我覺察,觀察自己在想什麼、講話的聲音、呈現的表情、對方的反應如何。對方的反應其實是一面鏡子,反應出我們真實的狀態。人通常是自我中心,不太理會別人的反應,但這樣很可惜,我們就失去了更認識自己的線索,藉著別人的反應、回饋,可以幫助我們更認識別人眼中的自己。我們常不認識別人眼中的自己長怎樣,我們對別人眼中的自己是盲目的。因此我們更要打開眼睛、耳朵,好好的去聽、去觀察,看看別人怎麼評價我們這個人。先不要帶著敵擋、敵意的心認為別人要攻擊我,先放下戒心好好的去聽聽別人怎麼談論我,會對自己會有不一樣的看見。

有一陣子我發現到自己常常抵擋新事物,沒吃過的東西不會主動嘗試,沒玩過的遊戲不會主動想碰想了解,最新的科技產品不會想主動接觸,不喜歡動腦思考,遇到要想的事情,就覺得頭痛不想花腦筋,反正放空躺平過日子最輕鬆。有一次回家和父母吃飯,我帶了幾款朋友推薦的桌遊,可以在飯後和家人有個小互動,為平淡的生活增添一點小樂趣。當我一拿出桌遊,我爸就說他不想玩,這又沒有什麼,他對新東西沒興趣。從他的反應我赫然發現,其實我受到他很深的影響,碰到新事物第一個反應都是抵擋、排拒、否認、無趣,當我把心門關起來不接受新事物,我就越來越內縮,越來越封閉,越來越僵化。從這一刻開始,我試著告訴自己,面對陌生沒碰過的新事物,給自己一個機會嘗試看看吧!先把心打開,試試看也無訪,要真的不喜歡,就知道自己是真的不喜歡,但若喜歡,就發現世界上原來還有這麼有趣的事情,開了另一扇有趣的窗。

社會心理學家Joseph Luft和Harry Ingham提出「周哈里窗」心理學家提出周哈里窗,一個人的內心有四扇窗:
1.開放我:自己和別人都知道
2.隱藏我:自己知道,別人不知道
3.盲目我:自己不知道,別人知道
4.未知我:自己和別人都不知道

我們能藉著這四扇窗,來盤點認識自己,有哪些「開放我」是大家都知道的,我也這麼認為的。「盲目我」需要謙卑地打開耳朵,聽聽別人的建議。有的人說話有口頭禪,或是會不自覺的嘆氣,這些當事人沒有察覺,但旁人卻一清二楚,我們需要借助旁人的幫助,才能看到自己的盲點。我們現在就來練習,從這四扇窗來盤點自己的優缺點,更認識自己。